导师主页

汤晓龙

性别:

主学院: 科技人文研究院

导师类型: 硕导

职称: 副研究员

所在学院: 科技人文研究院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 021-51323045

电子信箱: txlong1201@163.com

通讯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楼十楼1010室

是否兼职: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中医临床文献,中医古代文献

院系名称: 科技人文研究院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专业名称: 中医医史文献/100503


任职经历

任职经历: 19995年8月至1999年8月,江西省萍乡市赣西医院中医科,中医师。 2002年8月至2016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中医文献,科研。 2016年11月至今,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中医文献,科研。


近三年获得奖项

奖项名称:

获奖时间: 2021-09

奖项级别: 其他

颁发单位:

获奖人排序: 0


目前第一负责人承担的科研课题与经费

课题名称: 重大高发慢病的病因病机与中医症候表现研究

研究起止时间: 2021-09#2024-08

本人可支配经费(万): 50

备注: 上海科委高新项目


指导博士研究生情况

作为第一指导教师共指导研究生人数: 0

已经毕业研究生人数: 0

目前在学研究生人数: 0


指导硕士研究生情况

作为第一指导教师共指导研究生人数: 7

已经毕业研究生人数: 2

目前在学研究生人数: 5


培养成果

成果名称: 《备急千金要方》中含麻黄方剂浅析

成果类型: 论文

成果级别: 地市级

参与人数: 2

成果来源: 导师指导学生成果

学生姓名: 赵美美

学生层次: 硕士

简介及相关评价: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千金要方》中182首含麻黄类方剂的使用概况,发现含麻黄类方剂广泛应用于治疗外感、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病因病机多为外感或内伤风寒之邪所致。与麻黄配伍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有:甘草、桂心、石膏、杏仁、生姜、黄芩、防风等,剂型包括汤、散、丸、酒、煎剂均有,其以汤剂最多,提出麻黄煎服法不局限于“先煎去上沫”。并得出孙氏应用麻黄的剂量范围为3.47-222g,以13.87-55.48g使用最多。孙氏对麻黄治疗病症的广泛应用、麻黄类方剂剂型及剂量的辨证灵活运用,为现代科研和临床提供了参考使用价值。

查询方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已发表


成果名称: 《备急千金要方》中肾相关病症的辨治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成果级别: 其他

参与人数: 2

成果来源: 导师指导学生成果

学生姓名: 赵美美

学生层次: 硕士

简介及相关评价: 该论文梳理了《千金要方》中关于肾脏的理论及辨证论治,并进行总结概括和讨论研究,内容较为丰富,结构合理。全面收集整理了《千金要方》中肾相关病证方剂数据,分析了方剂的总体分布、剂型特点,从理论到辨证再到用药,理法方药层层递进,具有较好的学术参考价值。对本学科临床和研究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查询方式: 硕士论文


成果名称: 急性湿疹的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成果类型: 论文

成果级别: 地市级

参与人数: 2

成果来源: 导师指导学生成果

学生姓名: 王浩英

学生层次: 硕士

简介及相关评价: 急性湿疹的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查询方式: 《中医文献杂志》已录用待发表


成果名称: 怒志与妇人病关系的中医古代文献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成果级别: 其他

参与人数: 2

成果来源: 导师指导学生成果

学生姓名: 金鑫

学生层次: 硕士

简介及相关评价: 本文通过检索查阅并收集整理古代主要中医著作中怒志与妇人病关系的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历代医家对于二者关系理论与临床经验方面的内容,厘清二者关系的理论发展源流,梳理怒志所致妇人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与辨证治疗等,以期填补怒志与妇人病关系的理论研究空白,为临床怒志所致妇人病的辨治提供参考应用线索。

查询方式: 硕士论文


成果名称: 李时珍对枸杞的应用与研究初探

成果类型: 论文

成果级别: 其他

参与人数: 2

成果来源: 导师指导学生成果

学生姓名: 侯思琪

学生层次: 硕士

简介及相关评价: 文章考证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关于枸杞的本草研究,归纳了对枸杞及类似植物的种类辨别及道地药材的使用;明晰了枸杞各分部针对不同主治病的运用;汇集各药物条目下相关内容,进一步阐释了枸杞的相关配伍与应用;结合相关现代研究,剖析了枸杞的现代价值,最后总结了李时珍对枸杞的研究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做出的贡献。

查询方式: 纪念李时珍诞辰505周年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李时珍医药论坛会议论文集收录


成果名称: 试论《本草纲目》艾叶的本草考证及其附方应用

成果类型: 论文

成果级别: 其他

参与人数: 2

成果来源: 导师指导学生成果

学生姓名: 王浩英

学生层次: 硕士

简介及相关评价: 通过对《本草纲目》中艾叶的名称、基原、道地品质、采收炮制、药性功效等进行梳理考证,发现艾叶别名繁多,艾之本义为治理,其植物基原、道地产地、采收炮制、功效主治等方面古今基本一致。从内服、外用、艾灸、内外合治等四方面对含有艾叶的附方和临证应用进行系统整理,显示艾叶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疾病。李时珍对艾叶的认识和应用全面而深刻,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

查询方式: 纪念李时珍诞辰505周年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李时珍医药论坛会议论文集收录


成果名称: 《本草纲目》附方中“粥”的应用探究

成果类型: 论文

成果级别: 其他

参与人数: 2

成果来源: 导师指导学生成果

学生姓名: 郑钦予

学生层次: 硕士

简介及相关评价: “粥”在中医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李时珍继承前人的经验,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大量粥方及关于粥的应用内容。除了专门列有粥篇,在各药物的正文及附方中也有诸多论述。现通过充分挖掘与整理,探究《本草纲目》中粥篇以外的相关论述,旨在使粥的应用内容记载更为明晰,为“粥”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的使用及中医食疗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查询方式: 纪念李时珍诞辰505周年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李时珍医药论坛会议论文集收录


成果名称: 隔药灸脐疗法与中医“治未病”

成果类型: 论文

成果级别: 其他

参与人数: 2

成果来源: 导师指导学生成果

学生姓名: 郑钦予

学生层次: 硕士

简介及相关评价: 阐述了隔药灸脐疗法与治未病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查询方式: 《医药卫生》已发表